首页 >> 新闻中心 >> 讨论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所导师:孙淑慧 - 择校招生网

  • 讨论
  • 25-04-29
  • 点击次数:0

姓名孙淑慧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0年07月职称:教授 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研究方向: 体育基本理论,体育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外体育史研究,体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社会体育指导1992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3年9月进入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攻读课程原理与教学化硕士学位,1993年7月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到成都体育学院任教。1997年11 月被聘为讲师,并担任师资科副科长,2000年3月被学院聘为院长办公室秘书科科长,2002年12月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2003年3月被聘为学院办公室副主任;2007年7月调整至体育史研究所工作,担任副所长一职,全面负责所内日常工作;2008年9月在四川省委校第7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训班学习;为四川省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兼秘书,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一、 获奖情况: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5项。主要有:1. 《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研究》“‘十一五’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3完成人,2011年2. 《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十一五’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2011年3. 《体育道德论》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2011年4.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走向》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三等奖,第2完成人,2009年5. 《完善和发挥我国体育举国体制优势的研究》2006年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第2完成人,2006年6. 《全民健身概论》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等奖第3完成人,2005年二、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主要有: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话语现象的反思与探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2. 从学科反思的角度看体育史的发展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7期3. 中产阶层的崛起与我国大众体育深入发展的关系探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4期4. “大学文化”视野下高等体育院校发展论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9期5. 四川省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管理机制的现状调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1期三、承担科研项目共计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5项。主要有:1. 国家体育总局项目(639SS04039)我国西部大城市中间阶层参与健身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 2004年 结项2. 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计划项目(2007GXQ4B130)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科技支撑研究第2承担者 2007年 结项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TY033)体育人文社会学所属三级学科教材建设的改进思路与建议第2承担者 2008年 结项4. 四川省哲社办一般项目(SC08W18)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学校体育的回顾及未来发展路径研究课题负责人 2008年 结项5. 2008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1183SS08001)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研究2008年省部级科研项目第3完成人,2008年 结项6. 国家体育总局一般项目(1533SS10087)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课题负责人 2010年 在研四、 著作共计5部,其中担任副主编2部,参与编写2部,约完成6万余字,主要有:1.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与走向(四川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14-3886-2,2007年12月)副主编.撰写主报告部分内容 约8千字2. 体育道德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978-7-5364-6508-4 2008年6月)撰写绪论 约1.5万字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