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列传内容介绍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著名的大夫、军事家、谋略家,那么你想了解更多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伍子胥列传内容和故事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伍子胥列传内容介绍《伍子胥列传》是《史记》中的一部人物大传,出自《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作者当然是司马迁了,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一部人物大传,何为大传。大传就是除了些主要的人物,还包含了对于周边人物的描写以及对于他所在国家的描述,甚至还会涉及到对天下大势的解读。《伍子胥列传》中不仅是对于伍子胥一个人生平的描写,其中还涉及到了很多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伍子胥列传》中就包括了楚国太子公子建、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吴王阖闾之弟夫概等人物生平的描述介绍,不仅如此,该列传还涉及到了吴王夫差很越王勾践之间的恩怨纠葛。整部列传总共被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父兄之祸、伍子逃亡、使刺王僚、鞭尸复仇、相吴争霸、身死吴亡、白公胜传、史迁评论这些部分。前两个部分是伍子胥写的是伍子胥没有到达吴国之前的人生经历,包括他的父兄被杀,以及楚国太子建和伍子胥父兄的人物传记。中间的四个部分,描述的是伍子胥到达吴国之后发生的事情。伍子胥到达吴国被当时的吴国公子姬光看中,收为门客,后来又帮助姬光除掉篡位的姬僚。伍子胥被阖闾所重用,后来又帮助吴国攻破强楚的国都,鞭尸楚平王,报了父兄之仇。吴国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帮助下,开始逐渐有了争霸中原的本钱,最终,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最后,伍子胥在谗臣的挑拨之下,被吴王夫差赐死。白公胜传是对白公胜的描写,是一部一笔带过的传记。史迁评论是司马迁对于伍子胥的人物评价,司马迁对伍子胥的人物评价是非常的公正的。他说伍子胥的怨毒对于平常人来说是很厉害的了,但是他的才华和忠心也不是一般人所不能比拟的。伍子胥与渔夫的故事伍子胥与渔夫的故事出自《吴越春秋》,讲的是伍子胥在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渔夫,伍子胥由于担心自己的安全,怀疑渔夫,渔夫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自沉江中而死的故事。伍子胥在被楚国士兵通缉的时候,在一个渡口,被一个渔夫所救。渔夫将他安全的送到对岸之后,看到他饥肠辘辘的样子,心中不忍,就对伍子胥说:“你等一会儿,我回去给你取点饭食”,说罢,渔夫就走了,留伍子胥一人在岸边等他。等了好久的伍子胥心中感到不安,他开始怀疑渔夫是不是去向官府告发,带领着官兵来抓自己。因为在他看来,渔夫既然是靠打鱼为生,住的地方必然是距离江边很近,取点饭食不会要这么长的时间的。想到这里,伍子胥感到非常的惶恐,他就躲到江边的芦苇丛中。没一会儿,渔夫回来了,手上提了很多的食物和水。来到岸边的渔夫没有看到伍子胥,就想到了他可能为了躲避官兵,藏在了芦苇丛中,于是渔夫呼唤伍子胥在船上告诉自己的名字,渔夫喊了好久,确定没危险的伍子胥才从芦苇丛中出来。看到从芦苇丛中出来的伍子胥,渔夫说:“我只是回去为你准备饭食,你为什么要怀疑我”,伍子胥回答道:“我的命都是你救的,怎么敢怀疑老人家你呢?”。伍子胥吃饱喝足之后,将身上的佩剑解下来送给老渔夫说:“这是我的祖传之物,价值百金,今天送给您了”。渔夫听后回答道:“楚王出了高额的赏金来捉拿你,我都不动心,何况是把区区百金的宝剑,我救你只是因为同情伍家的遭遇”。听完这番话,伍子胥只好收起自己的宝剑,想老渔夫深深的鞠躬道谢。道完谢的伍子胥再三叮嘱渔夫,让他不要将自己的行踪泄露出去,渔夫说:“如果你这样的不信任我,我只好以死明志了”,说完,撑着自己的渔船,自沉江底,以死明志。

伍子胥列传性格一句话概括 .pdf-原创力文档
伍子胥列传性格一句话概括 伍子胥的性格是通过多角度刻画的。他头脑清楚,看问题尖锐, 深知应父之召必然俱死,故弃小义而雪大耻。他有张弓拒捕,桀骜不 驯的一面;也有忍辱负重,含辛茹苦,虽困病交加、中途乞讨也不忘 郢都仇恨的一面;有把自己唯一的宝剑送给渔父的感恩报德的一面; 也有因时机不成熟,到乡下种地以韬光养晦的一面。当然,他丝毫没 有忘却复仇的心志,他向公子光推荐专诸就很说明问题。 伍子胥是有政治眼光的,他克制忍耐成大功,抱负远大,有极强 洞察力。他多次规劝吴王伐越,分析形势,指陈利害。虽遭伯嚭谗言 诬害,但他的形象越显得光明磊落了。伍子胥又是智勇双全的人物。 他为吴国率兵打仗,为吴王称霸一时,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被赐死前 对门客说的一番话,使伍子胥的形象达到新的高度。“必树吾墓上以 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是预言,是现实,是政治远见,是身遭诬害的愤概,也是对吴王昏庸 的憎恨!
《史记伍子胥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pdf-原创力文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 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闾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 嚭①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 使大夫种②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 “越王为人 能辛苦。今天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共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 “勾践食 不重味,吊死问疾③,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 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 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 【注】①伯嚭( pī):人名,吴国大臣。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③吊死同疾:哀悼 死去的。慰问有病的。 8.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2 分) A. 败吴于姑苏 皆美于徐公 B. 阖庐病创将死 寡人反取病焉 C.吴王将许之 遂许先帝以驱驰 D.乃共师北伐齐 伐竹取道 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含义( 4 分) ⑴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 ⑵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10. 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 分) 答案: 8.C(2 分 ) 9.(1)( 阖庐 ) 对太子夫差说 : “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 ? ”(2 分 )(2)( 越王 ) 派大夫文种 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额来请求讲和。 (2 分 ) 10. 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困厄 , 又非常关心百姓 , 这都表明他有兴国灭吴之心。 (3 分 )
相关资讯
《史记
《史记_伍子胥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pdf,《史记·伍子胥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伍子胥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 伍子胥传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