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伍子胥掘墓鞭尸
历史故事——伍子胥掘墓鞭尸 2018-03-21 09:36 公元前527年(楚平王二年),楚平王派大夫费无忌到秦国去为太子建迎娶新妇。新妇很漂亮,接来,还没到京城,费无忌就先回京城,对楚平王说:“这个秦国女子太漂亮了,您可自己娶她,再替太子另找一个。”楚平王听了他的话,最终自己娶了这位秦国女子,生下儿子轸,另给太子建娶亲。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十三年),楚平王去世。将军子常说:“太子轸年小,况且他的母亲就是前太子建应当娶的。想立令尹子西为王。”子西是楚平王的庶弟,有仁义。子西说:“国家有一定的法则,改立君主就有祸乱,再说改立的话就要招致杀戮。”于是仍立太子轸,是为楚昭王。 公元前515年(楚昭王元年),楚国百姓不喜欢费无忌,因为他中伤太子建而使太子建逃亡,又杀害伍奢父子和郤(xì)宛。郤宛的同宗伯氏的儿子伯嚭(pǐ)和伍子胥都逃往吴国,吴国军队屡次侵略楚国,楚国百姓非常怨恨费无忌。楚国令尹子常杀了费无忌以取悦楚国百姓,楚国百姓这才高兴。 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十年)春天,吴军乘舟溯淮水而上,然后舍舟而行,通过汉东之隘道,直向楚都进逼。楚国闻吴师来犯,也发兵渡过汉水,在小别山至大别山与吴进行了三战,楚师皆不利。接着,吴、楚二军相峙于柏举。吴军在雍再一次击败楚师。在孙武、伍员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 柏举之战后,昭王一家连同其妹季携随从弃都避难。昭王渡过汉水,一天晚上,正露宿时,遇到强盗。强盗用戈击昭王,王孙由于扑在昭王身上,昭王无恙,王孙由于则因肩部重伤而昏迷不醒。在黑暗和慌乱中,昭王一行逃往郧国(亦作鄢国”)。郧(yún)公为辛,其弟有怀和巢,斗怀要杀死昭王,想要为其父报仇,被斗辛断然阻止。辛和巢护送昭王一行逃到了随国。 孙武、伍子胥和别的将士们护卫着阖闾进了郢都。吴国的君臣就在楚国的朝堂上开了个庆功大会。第二天,伍子胥劝阖闾把楚国灭了,孙武不同意。他劝阖闾废去楚昭王,立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为楚王。他说:“楚人大多替太子建抱不平,大王立他的儿子为楚王,楚人准会感激大王,列国诸侯也必定佩服大王,公子胜更忘不了您的大恩。这么一来,楚国就是大王的属国,这是名利双收的办法。”阖闾贪图楚国的地盘,就听了伍子胥的话,决定把楚国灭了。 伍子胥为了替父兄报仇,咬牙切齿地痛恨着楚平王,可是楚平王已经死了,怎么办呐?他请求阖闾让他去刨楚平王的坟。阖闾说:“你帮了我不少的忙,这点小事,你自己瞧着办吧。”伍子胥打听出楚平王的坟修在东门外的寥台湖(寥liáo)。他就带着士兵上湖边去找。白茫茫的一片,谁也不知道坟在哪儿。伍子胥捶着胸脯,哭了起来,说:“天哪,天哪!我父兄的大仇为什么报不了呐?”正在这个时候,来了个老头儿。他对伍子胥说:“昏王自己知道仇人多,怕将来有人刨他的坟,他做了好几个空坟。他又怕做坟的石工泄漏机密,在完工之后,把石工全杀了。我就是当时做活儿里头的一个,碰巧逃了一条活命。今儿个将军替父兄报仇,我也正想要替被害的伙伴们报仇呐。” 伍子胥就叫这老石工领路,找着了坟地的地界。大伙儿拆了石头坟,凿开了棺材,里头只放着楚王的衣裳和帽子,连一根骨头都没有。伍子胥又哭了。那老头儿说:“这穴坟是假的,真的还在底下呐。”他们拆了底板,再往下挖,又露出了一口棺材。据说楚平王的尸首是用水银制过的。打开棺材一看,尸首没烂。伍子胥见了楚平王完整的尸首,当时怒气冲天,立刻把他拉出来,抄起钢鞭,一气打了三百下,打得骨头也折了。他把钢鞭戳进楚平王的眼眶里,说:“你生前有眼无珠,看不清谁是忠臣,谁是奸贼。你听信小人的话,杀害忠良。今天你再死在我手里,也不解我的恨。”他流着眼泪,越骂越气,把尸首的脑袋砍了下来。 申包胥,申氏,名包胥,又称王孙包胥。生卒年待考,华夏族,湖北省监利县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是伍子胥以前的朋友。当年,伍子胥逃跑的时候,遇到申包胥,申包胥没有出卖他,放了他一马。伍子胥说,我这一去,必能颠覆楚国,申包胥说,你若颠覆楚国,我必能保存楚国。现在,伍子胥引着吴国大军占领了楚国。完成了当年的心愿。楚昭王逃跑到随国去了,楚国群龙无首,乱的一团糟。申包胥躲在一个深山之中避难,与楚王失去了联系。眼见大好河山惨遭吴国人蹂躏,他要行动了,他要履行他当年“你若灭楚,我必复之”的诺言! 因此,他写了一封信给伍子胥:你这样报仇,也太过分了吧,掘墓鞭尸,侮辱一个死者,这难道不是丧天害理到极点了吗!当初不是我放你,你早就死了!现在仇也报了,看在我的面子上,你退兵吧。伍子胥说:替我谢谢申包胥,我日暮途远,所以要倒行逆施!坚决不肯退兵。申包胥知道他的脾气,再劝也没用,下一步该怎么办呢?仅靠自己的力量,或者楚国的残余势力,是驱逐不了吴国人的。如果依靠外部力量,去找别国借兵,倒还可以一试。找谁借兵呢?晋国?齐国?都不太靠谱,申包胥想到了秦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伍子胥的故事——分敌占麦城 - 故事大全 - 爱文网
公元前506年,吴军伐楚。伍子胥建议兵分三路,分别攻打楚之麦城、纪城和郢都,以造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敌顾此失彼。而麦城和纪城一旦攻破,楚之国都则失去犄角,必不能保。吴王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命伍子胥率一万兵马,直取麦城。伍子胥军行至离麦城约三十里处,前面的侦探告知,楚大将斗巢率重兵,在麦城坚壁筑垒。伍子胥即命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宿营,自己和两名卫士换了便服,出营勘察地形。他们走到一个村庄,看见一个农夫牵驴磨麦,这人用棰击驴,驴走磨转,面粉纷纷落下。伍子胥灵感一闪,触动心计,驴、磨相伴可磨麦成粉,我何不造一磨、一驴将麦城守军调出,然后乘虚捣入城池?于是,他立即回到营地,命令每个军士于拂晓前准备一个装满砂土的布袋和一捆草。次日拂晓,他又下令,每辆战车要带很多乱石,违令者斩。等到天明,伍子胥把部队分成两路,一路往麦城西面,一路往麦城东面,各路部队在指定位置,按照伍子胥规定的进度,用所带石、土、草捆,筑成两座小城,以充当防御工事。东城狭小,象驴的形状,叫它“驴城”;西城正圆,象磨的形状,叫它“磨城”。楚将斗巢听说吴军在城外东、西面构筑了奇形怪状的工事,便急忙率军前来捣毁;谁知“驴”、“磨”两城早已构筑完毕,屹立如坚固的堡垒。斗巢先到东城,城上插满了旗职,铃声不断;斗巢大怒,刚要攻城,只见营门开处杀出一位少年将军。这乃是随同吴军一起来攻打楚国的蔡侯之子——姬乾。斗巢说他不是对手,请伍子胥出马。姬乾告知“伍将军已取麦城去了”,斗巢那里肯信,跃马持载便来斗姬乾。两人刚斗几个回合,忽然报说麦城被围,斗巢这才知道中了伍子胥的计了,忙率军往麦城驰退。姬乾乘势追击。楚军损失不少。斗巢率残部回到麦城城下,正遇伍子胥率军攻城,两军略战几个回合,伍子胥又故意放斗巢入城,同时将一部分投诚的楚军士兵随斗巢的队伍一起混入,埋伏在僻静之处。半夜时分,这些士兵从城墙上放下绳子,吴军攀绳登城,待楚军发现,为时已晚。吴军里应外合,发起攻击,守城楚军顿时大乱,斗巢难以控制,只得弃城逃走。伍子胥顺利地占领了麦城。【人物简介】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金牌猎头伍子胥:两人助阖闾坐稳王位,一人助他称霸诸侯
原创金牌猎头伍子胥:两人助阖闾坐稳王位,一人助他称霸诸侯2022-04-04 08:14 公元前521年,伍子胥历经千辛万苦,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平安逃离楚国,来到了吴国。 这时吴国的国君是吴王僚,伍子胥进宫之后就面见吴王僚,试图说服吴王僚出兵伐楚,但是遭到了王僚表哥公子光的反对。 伍子胥一眼就看出了公子光有废掉王僚自己称王的野心,便改变策略,先帮助公子光登上王位,再借助他的势力为父兄报~仇。 从吴国王宫出来之后,伍子胥就找了一个地方隐居了起来,暗中结识各种能人志士,为今后的计划做准备。 这天,伍子胥正走在吴国的街道上,前方传来了有人争吵打闹的声音。伍子胥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个壮汉和另一人起了争执,旁边有不少人正在劝架,但是壮汉都不理会。过了一会儿,只听旁边一个老妇叫了一声:“诸儿!”那个壮汉就住手乖乖地站到了老妇身后。 伍子胥打听之下才知道,那个壮汉是一个屠夫,名叫“专诸”,而那老妇正是他的母亲。专诸非常孝顺,非常听母亲的话。 伍子胥认为这个专诸是个勇士,千方百计与他结识,像侍奉自己母亲一样侍奉他的母亲。专诸被伍子胥的诚心感动,表示愿意为他上刀山下火海。 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帮助他刺杀吴王僚,知道吴王僚特别喜欢吃烤鱼,专诸甚至还专门跑到太湖去学了一手出神入化的烤鱼技术。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逝世,吴王僚见有称霸的机会,就派了自己的两个弟弟领兵攻打楚国,又派了自己的儿子公子庆忌去监视别的国家,身边一时没了得力的帮手。 公子光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开始了他的刺杀计划。 他请吴王僚来府上品尝烤鱼,然后将“鱼肠剑”藏在烤鱼肚子里,让专诸趁着给王僚进献烤鱼的机会刺杀王僚。 专诸手捧烤鱼,跪着前行来到王僚身前,然后突然抽出鱼肚里的鱼肠剑,用尽全力刺向了吴王僚。 吴王僚身边的侍卫还来不及反应,专诸的剑就刺穿了吴王僚的胸膛,吴王僚当场死亡,专诸也被侍卫乱刀砍死了。 王僚死了,公子光自立为王,称“吴王阖闾”。 阖闾成功夺得了王位,但是王僚的儿子庆忌还活着,而且庆忌还是一个勇猛异常的勇士,他这个王位坐着也不安生。 伍子胥看出了阖闾的担心,就将手下的一个门人“要离”推荐给了他,帮助他刺杀庆忌。 要离身材矮小,看不出一点英雄气概,阖闾看到他直摇头:“庆忌有万夫不当之勇,你这么弱小,怎么可能杀得了他呢?” 要离却自信道:“我虽然不是什么勇士,但是如果大王信任我,我必当尽力而为。” 伍子胥也出来解释道:“人不可貌相,要离虽然身材矮小,但是智力超群,一定能完成使命!” 阖闾没有其他办法,就让要离说说自己的计划,听完要离的计划后,阖闾十分震惊,也深信要离能完成刺杀任务。因为这计划说不上多精妙,其实就一个字:“狠!”对自己狠,对自己的家人狠! 第二天的朝堂上,要离炮轰阖闾不肯出兵为伍子胥报~仇,阖闾大怒之下,下令砍掉了要离的右臂,将他关了起来。 在伍子胥的帮助下,要离成功逃走,前往卫国投靠庆忌。 阖闾听说要离逃走了,就下令把他的妻儿抓起来杀掉了。 庆忌本来不相信要离的,但是看到要离被砍掉了一只手臂,而且妻儿也被阖闾杀害了,渐渐对他放下了戒心,要离成功接近了庆忌。 三个月后,庆忌准备完毕,出兵伐吴。 去往吴国的船上,要离建议庆忌坐在船头鼓舞士气,趁着江上刮起大风之际,一矛刺穿了庆忌的胸膛。 庆忌一死,吴国消除了内乱的隐患,阖闾的王位坐稳了。 助阖闾登上了王位,消除了隐患,伍子胥开始为全~面进攻楚国做准备,这个时候,他又向阖闾推荐了一个大大的人才:孙武。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阖闾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他派伍子胥花重金请来孙武。孙武献上自己写的《孙子兵法》,阖闾看后忍不住点头称赞,但又害怕他只会纸上谈兵,于是打算试试他。 阖闾选了300宫女,让孙武替他训练。 开始的时候,宫女们都觉得好玩,一直嬉笑打闹,完全不听孙武的军令。 两次过后,孙武下令斩了带头嬉闹的两个妃子,剩下的宫女都被吓到了,再也没人敢不听军令了。 阖闾又是心疼又是高兴,心疼的是斩掉的是他最喜爱的两个妃子,高兴的是这孙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人死不能复生,阖闾封孙武为上将军,统领全军。 孙武也不负阖闾厚望,把吴军训练得勇猛异常,而且在交战中熟用兵法,打得楚军节节败退,甚至一度打到了楚国的都城,奠定了吴国的霸主地位。 伍子胥先后为吴王阖闾推荐了三个人,一个为他取得了王位,一个为他稳固了统治,一个助他称霸,伍子胥不愧是春秋时期第一猎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下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