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信感恩 感恩在北京中医医院遇到我的恩人,感恩在心血管科遇到一群有爱的你们,坚持不懈,辛勤付出,让我获得了重生!给你们深深的鞠个躬!谢谢你们了!辛苦你们了!责任 这些煎熬的日子里,我的家人亲人朋友们都在为我祈祷,等待我平安,所以以后自己一定要好好活着,因为我觉得我要对大家负责!担当 住院期间,我每天都仔细观察,真心体会,心血管科每一位医护人员每时每刻都在践行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步履匆忙勤奋和谐地忙碌着!我做为一个亲身感受者,一定要有把这份爱和感受传递下去!珍重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事业、人生努力拼搏!拼搏的过程中调整好心态,注意休息,保重好身体!所以通过这一程,我们也要彼此更加珍重!铭记我从北京中医医院出院的这一刻!这一刻重生的喜悦难以言表患者黄某2020.9这是一封心血管科住院患者的来信。9月10日早上,黄某步行途中突然感觉轻微胸闷心悸,遂到我院心电图室做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提示ST-T改变、心肌缺血可能,心血管科门诊赵爱纯护士长随即联系心血管科刘红旭主任,迅速收入CCU,主管医生佟彤、李享紧急接诊病人,询问病情,并安排于9月11日进行冠脉造影检查。造影结果提示左主干严重病变,随时有猝死的风险,需尽快行冠脉搭桥术。刘红旭主任了解情况后,迅速联系心血管外科专业赵海鹏副主任医师,定于9月12号为患者进行小切口微创冠脉搭桥术,即应用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这种手术方式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CCU刘超护士长得知该患者病情后和周六的手术安排后,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迅速安排了专业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9月12日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现已平安出院。供稿:心血管科编辑:宣传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2020年10月18日,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MBA教指委”)主办的2020年度全国MBA培养学校管理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金镭副教授指导MBA学生团队共同开发的案例《老字号内联升蝶变重生之路》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我校获最佳组织奖。“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旨在推动管理学科案例编写和案例教学,鼓励各院校管理学科的教师基于中国制度与文化背景,联系本地区实际,积极开发高质量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是中国管理案例评选的最高奖项,被誉为全国管理案例的“奥斯卡”,自2010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在全国MBA教指委的大力推动下,高校获得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的数量已被列入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根据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要求在破除“五唯”的基础上建立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特别提到把教学案例编写、创新创业等标志性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附金镭副教授团队开发的案例《老字号内联升蝶变重生之路》介绍本案例由学校经济管理学院金镭副教授、牛琦彬教授和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吕士政、程品、杜鹏共同开发完成,以内联升的品牌发展过程为主线,重点描述了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差异化的客户群体,企业如何在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中进行抉择,案例核心是理解品牌管理中品牌老化和品牌激活的相关理论。内联升在品牌激活、品牌创新管理方面的探索,对于很多中国传统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和借鉴价值。图1 金镭副教授讲授《老字号内联升蝶变重生之路》实践案例图2《老字号内联升蝶变重生之路》实践教学案例开发团队成员本案例的特色是,选题着眼于中华传统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具有典型的中国情景,也是目前大部分中国老字号企业发展正面临的困惑。另外以案例企业为背景拍摄的电影《内联升传奇》(北京龙虎风云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作为影像资料,可以作为课外补充资料,让学生对企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案例正文形成有效互补,丰富案例学习方式。本案例为描述型案例,主要适用于《营销管理》、《品牌管理》等课程中的品牌定位、战略品牌管理等环节的教学。适用对象包括MBA、EMBA学员,也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工商管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没有了
[观点]万喆:重生与挑战相伴 机遇与合作共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
告别难忘的2020年,有人预测2021年将是全球经济的“料峭春风”之年,但我认为,在全球经济下行触底、市场低迷期盼复苏及各方频受产业链阻隔困扰的形势下,2021年将是重生与挑战相伴、机遇与合作共存的一年。 经济重启成为主流 复苏之路并不平坦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20年12月发布的展望报告中指出,本年度全球范围内长达数月的封锁限制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但也相应给经济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经济骤跌4.2%,全球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2020年下半年,疫情反弹再度冲击全球经济,造成欧洲和北美地区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区、美国经济预计将分别萎缩7.5%和3.7%。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期,随着全球加强防疫措施与抗“疫”国际合作的走深走实,人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疫苗研发与疫情诊治取得的巨大进展不断提高各方预期。展望2021年,经合组织预测,在疫苗接种等利好因素推动下,全球经济将增长4.2%,但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经济复苏并不平衡,有效检测、追踪和隔离病例及实现疫苗接种的国家可能表现更好。 当前,各经济部门在政府与央行前所未有的帮扶和刺激政策下开始复苏,尽管部分服务业仍受人员流动、区域封锁等限制政策影响,但全球经济形势正步入活跃区间。同时,就业领域虽然仍存在不充分现象,但整体形势已趋向稳定。各国企业也努力向更可持续与更具韧性艰难转型。 尽管如此,疫情反复仍持续制约着各国的复苏步伐,也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恢复的最大变量。就各经济体而言,各方恢复态势不尽相同,呈现出差异化复苏态势。 美国方面,在经历2020年上半年经济大幅下跌与失业率持续走高后,开始进入复苏节奏,预计2021年与2022年将分别增长3.2%与3.5%,失业率也将实现下降,美政府多轮财政刺激计划的效果逐步显现,对企业发展与家庭保障形成支撑,制造业正实现恢复。 欧洲方面,欧盟委员会与各成员国为应对疫情巨大冲击而推出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正对区内复苏产生积极作用,预计欧元区2021年与2022年将分别增长3.5%和3.25%,但仍要等到2022年底才可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当前,包括德国、法国等在内的核心国已出现复苏迹象,就业市场也在逐步改善,但2020年9月以来的疫情二次暴发再次打断了欧元区的复苏进程,欧洲在防疫封锁与重振经济之间艰难抉择,而由此引发的不确定性与信心降低将持续困扰个人消费和区内投资,加之庞大的财政支持计划与低迷的经济活动正不断加剧各国公共债务,经济复苏之路隐患重重,欧洲急需在严控疫情蔓延与引导衰退行业向更具可持续性领域再布局、再分配方面作出迅速决断。 新兴国家始终承受着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面对持续承压的经济颓势,部分国家不得不开启经济重启之路,预计俄罗斯、巴西、南非、墨西哥等国2021年经济增速将分别达3.3%、2.6%、3.1%和3.6%。虽然部分国家经济活动已呈现日趋活跃的态势,但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疫情仍在蔓延,由此带来的严格封锁措施将导致经济活动受到比此前市场预期更为严重的干扰,加之相关国家的财政规模相对较小,进一步降息或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的政策空间有限,将使相关国家的经济重启之路更加漫长。 疫后发展机遇蓬勃 国际合作深入人心 展望未来,疫情提醒世界各国,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及时修正暴露出的结构性难题,倒逼落后产能、产业链加速转型与蜕变,这些将为以贸易、医疗、教育等为依托的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转型发展带来蓬勃需求。同时,疫情期间的人员与物流阻隔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员、产业链、贸易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尤为可贵。人们对携手发展、互利共赢、命运与共的需求从未如此强烈,某些国家主张的“自身优先”单边主义立场也不攻自破、失去市场。 在产业领域,疫情带来的各领域阻隔促使各方更加清晰地把握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优势,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将不断为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与制造业赋能,使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成为行业发展主流,成为提振增长的新引擎。在企业领域,疫情冲击使企业经历了财务、人员、供应链等方面的严峻考验,看到了自身发展存在的漏洞,充分意识到在组织、技术、市场等领域占据价值链更高位置的重要性,需要更加重视在技术研发与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投入。这不仅将帮助企业应对冲击、走出困境,更将推动企业实现创新转型、数字转型、绿色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带来的阻隔与乱局也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疫情面前,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唯有携手合作、摒弃分歧才是终结疫情、降低其对世界经济与社会负面冲击的唯一途径。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唯一难题,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局部冲突、贸易纠纷、气候变化、地区贫困、发展不平衡等难题都是当前世界和平、稳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唯有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才是应对挑战、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本文刊发于《经济日报》( 2021年1月4日第04版),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万喆。原文链接 http://paper.ce.cn/jjrb/html/2021-01/04/content_435460.htm
相关资讯
上篇:暂无
下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