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两部关于李自成小说的不解情缘
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纪事 > 人物 > 正文与两部关于李自成小说的不解情缘2008年02月11日 10:49中国共产新闻网【大 中 小】 【打印】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农民起义,它起自陕西,横扫中原,席卷大半个中国,前后经过16年之久的曲折、艰苦的斗争,最后推翻了明王朝。这一历史事件给了极大的启发。上个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关注、指导和支持了两位作家的两部著名的关于李自成起义的历史小说,对中国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李自成为镜在的心中,李自成是一个英雄人物,更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着他成长,照着他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对李自成的关注,使很早就开始吸收其思想中的积极成分。1910年秋,17岁的进入东山学校读书,放假回外婆家时买了一些“笔杆糖”,平均分给表兄弟们。分完后,最小的表弟吵着还要多分一点。便对他说:“农民领袖李自成起义,与昏庸官府作斗争,为的是使天下人均田均富。所以,我们兄弟之间也要按均田均富的原则来分糖,谁也不能多分。”的话说服了小表弟。然而,更多的时候,还是在分析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1921年,在衡阳第三师范向同学们作《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问题》的演讲时,向学生介绍了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等农民起义领袖的事迹,总结了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指出他们的失败是由于没有先进阶级和政的领导。1926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学员讲授“中国农民问题”课程时,引用了李自成起义的有关资料。他说:“当时陕北大饥,自成乘机而起,至山西、张家口、南口、土木堡等处,后至北京,卒为清兵所败……后被三桂引清兵入关,迫至无路可走。这可见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不过他们的举动,多为暴动,是其失败之主要原因也。”对历史上农民起义经验教训的总结,加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使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据谭震林回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拒绝到上海中央工作,“他总结历史上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对我们说:‘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巩固的根据地。’”稍后,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特别强调了要与流寇主义思想作斗争:“历史上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了。”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更加注意对李自成起义的研究。他曾对刘志丹说:“陕北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有革命传统的。李自成、张献忠就是从这里闹起革命来的。这个地方虽穷,但穷则思变,穷就要闹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再次强调:“历史上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只有彻底地克服了流寇主义,提出并实行建立根据地的方针,才能有利于长期支持的游击战争。”对李自成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对其战争思想的层面,还将视野深入到了其失败的更深层面——腐败。在1938年关于保卫工作的一次讲话中,谈到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时说:“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终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前夕,1949年3月23日,等中央重要领导人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对其他领导人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当即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前一页123后一页 >>

《闯王李自成新传txt》 / 闯王李自成新传txt无弹窗全文阅读 - 明星小说网
最新入库:天啦噜!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捉鬼大师 , 重生后六个哥哥总想扒我马甲 , 官场重生,扶摇直上虐渣渣 , 玄学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要狗带 , 在18禁全息体感游戏中乱撩遭到报应了 , 爆发好运体质,我带全家疯狂吸金 , 我只想当逍遥王爷,碍着谁了? , 让你当反派,你把女主都拿下了? , 星魂裁决之灵幻征途 , 媚乱天下 随便看看:不想动粗 , 听说,影后身后有人 , [综]名侦探不需要助手在线阅读 , 穿成海王文女配后养鱼成功 ,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 官场之高手过招 , 【星穹铁道】【mob星期日/all星期日】荆棘鸟 , 不过尔尔 , 母子情深-乱伦、NPH、一女N男 , 无敌双宝:总裁爹地宠上天转载收集闯王李自成新传txt最新章节。
与两部关于李自成小说的不解情缘
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纪事 > 人物 > 正文与两部关于李自成小说的不解情缘2008年02月11日 10:49中国共产新闻网【大 中 小】 【打印】支持姚雪垠创作《李自成》姚雪垠,原名姚冠三,字汉英,1910年出生于河南邓县,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29年,他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1938年春,他在《文艺阵地》上发表了《差半车麦秸》,引起很大反响。抗战期间,他在重庆的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创作研究部任副部长,专事创作。姚雪垠最早接触李自成的资料是在1941年。明末农民大起义这段历史引起了他的创作冲动。20世纪40年代后期,他开始收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有关史料,阅读了大量的古籍,查阅了各种正史、野史、地方志和明清人的文集,并把搜集到的材料分门别类地摘抄成2万余张资料卡片,但未着手写作。上海解放后,姚雪垠读了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受到很大启发。《李自成》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深受关于农民战争问题论述的影响,既体现了所论述的关于农民战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同时也是对思想中有关论述的进一步发挥。姚雪垠曾经强调说:“没有共产和毛主席,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思想,就没有《李自成》;是和毛主席给了我这个旧社会来的小说作家新的艺术生命。解放前我之所以对写《李自成》空有兴趣而未着手写作,不仅因为没有生活保证,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科学武器去驾驭这一重大的历史题材,不知道应该写什么和怎样写。”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思想,使他对历史资料有了重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李自成》的主题思想。姚雪垠说,《李自成》的创作意图便是通过李自成起义“写出明清之际的阶级斗争”、“写出我国封建社会阶级斗争和农民战争的—般规律”。这无疑是关于李自成的论述在文学作品中生动的表述形式。1957年,姚雪垠开始着手撰写《李自成》,6年后该书第一卷得以出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白话历史小说,它一经出版就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巨大的热烈的反响。初版的30万册很快被抢购一空,再版的2万多册也在许多地方脱销。《李自成》第一卷出版后,为感谢的关怀和肯定,姚雪垠拿着样书,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邮局,寄给了。读完《李自成》第一卷后,便对这部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李自成》这部历史小说,既深入了历史,又跳出了历史,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1966年7月中旬,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当中,将身为中央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南局代理书记的王任重叫到身边,特意嘱咐他:“姚雪垠的《李自成》分上、下两册(当时姚雪垠并无写作五卷本《李自成》的完整计划,认为此书仅上、下两册)。上册我已经看了,写得不错。你赶快通知武汉市委,对他加以保护,让他把书写完。”第二天,王任重打电话给当时的中共武汉市委第一书记宋侃夫,传达了的指示。武汉市委立即采取了有效保护措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许多老干部、老知识分子受到严重冲击,姚雪垠也未能例外。当“造反派”逼着他承认《李自成》是大毒草时,他理直气壮地拒绝了。有一天,造反派闯进他的家,他非常害怕那些写《李自成》的参考书籍、资料、笔记、卡片被抄去。那样的话,《李自成》的写作就很难继续下去,他大半生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结果,出乎意料的是,他的那些资料造反派竟然没有动。对此,姚雪垠心中一直迷惑不解。直到1977年王任重给他写了一封长信,他才知道下指示要对他进行保护的事情。由于的保护,姚雪垠的那些图书、资料、卡片才没有被抄走,他这个“极右”分子也没有受到严重的冲击。的保护,给姚雪垠继续创作提供了条件。《李自成》的第二卷大部分初稿是1965年以前写的,小部分是1972年以后补写的。初稿全部完成后,他又用一年多时间,对全部第二卷内容进行了反复修改。由于“四人帮”把持文坛,指定了一些他们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创作规律”,《李自成》第二卷的出版及三至五卷的写作受到严重干扰。1975年10月,姚雪垠给写了一封长信,汇报了自己的写作工作,信的结尾写道:“敬爱的毛主席!我原先除写《李自成》之外,还有一个写太平天国的计划,也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如今转眼间已经60多岁,身体也不十分好,而《李自成》尚未完成一半。我希望再次获得您的支持,使我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李自成》,争取在75岁以后写出长篇小说《天京悲剧》。为要替的文学事业多尽微末力量,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利益占领历史题材这一角文学阵地,填补起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长篇历史小说的空白,我将不断地努力追求,直至生命终止。即令最后完不成我的写作计划,我也不会丧失我作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雄心壮志,任何时候都不会将意气化为寒灰。但是,我相信,主席是会给我的工作以支持的。”他还告诉,《李自成》“愈往后反映的社会生活愈广阔,阶级斗争愈深刻复杂”。此信由胡乔木转给,在转信的报告上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写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简短的批示,表明了对《李自成》创作的全力支持,他同意作者按着自己的计划写作,并指示帮助他解决写作和出版中遇到的困难。1976年,《李自成》第二卷几经周折终于与读者见面。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姚雪垠来到北京,排除干扰,继续从事《李自成》的创作。在十年动乱中,两次指示保护姚雪垠,让他从事《李自成》的创作,这在当代中国文坛上是独一无二的,这表明非常赞赏姚雪垠的创作思路和《李自成》的主要内容。当年读《永昌演义》后提出的修改思路在《李自成》这部书中得以更彻底的体现。姚雪垠创作《李自成》前,曾带人到米脂县抄录《永昌演义》,以帮助其创作。因此,无论从创作的指导思想还是从使用的历史资料上看,《李自成》可以看作是《永昌演义》的续篇,只是后者比前者篇幅更大、结构更严密、文笔更流畅、反映的新历史观更直接、更突出。无论是还是姚雪垠本人都没有等到《李自成》全部出齐,便离开了这个世界。《李自成》第三卷出版于1981年,又经过18个寒暑到1999年初,该书的第四卷和第五卷才最后定稿,至此这部320万字的皇皇巨著才得以最终完成。在《李自成》最后两卷即将付梓之际,1999年4月29日姚雪垠以89岁高龄驾鹤西去。(《湘潮》)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相关资讯
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最新章节(自由的李英俊),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全文阅读无弹窗
爪机书屋免费提供自由的李英俊写的历史经典作品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小说免费阅读,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最新章节,穿越李自成,亲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