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丨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年榜公布 20部作品上榜
发布会现场图。上官云 摄原标题: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年榜公布 20部作品上榜中新网3月16日电(上官云)16日,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年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记者了解到,本次有《男儿行》、《云胡不喜》、《雪中悍刀行》等10部作品入选已完结作品榜,《乱世宏图》、《血歌行》、《一寸山河》等10部作品入选未完结作品榜。近二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迅速。据本次发布会主办方介绍,从最新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已逾3亿,每年新增网络文学作品近200万种,并以移动端阅读为主流。自2015年启动以来,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旨在用文学的方法遴选优质作品,展示网络文学创作实绩,弘扬正能量。记者了解到,此次评选工作于2016年12月26日启动,采用网站推荐和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方法,共征集作品224部,经过两个多月的初评、终评,评委对所有作品进行了严格审读和充分讨论,最终现场投票确定20部上榜作品,其中,已完结作品榜为2011年至2016年间在网络上首发且已完结的作品,未完结作品榜为2014年至2016年间在网络上首发且仍在连载的作品。对此,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表示,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可以说,中国作协设立这个网络文学排行榜是必要、可行的,也是可信、权威的,“迄今为止该排行榜一共是推出了完结和未完结的网络文学作品104部,其中大多数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和读者的选择”。陈崎嵘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出路在于现实题材,中国网络文学的高原高峰也在现实题材,“广大网络作家要清醒地面对现状,勇敢积极迎接挑战。网络文学应该反映曲折离奇的中国故事,应该反映纷繁复杂的人间生活”。“说起网络文学,可能人们很容易提到‘碎片化阅读’。但是,我们在写作上可以尊崇‘碎片化’规律,但在立意和格调上仍然要有长远思考、崇高理想。”网络作家管平潮在发言中也表示,网络作家们在创作中要不忘初心,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完)

赛雷之死:一个恰“爱国流量”博主的走红与全网封禁
文/甄亥载从“志大才疏”到“知识科普博主”2012年,90后男孩李偲锐高考失利,去了一个二本大学读书。据知情者说,中学时代的李偲锐属于那种比较“顽劣”的学生,不好好读书,爱看汽车杂志,爱看漫画书,还爱异想天开。老师评价他“志大才疏”,他总是撇着嘴不服气。[1]读大学时,李偲锐找到了一个商机。那天,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顺手拎起一本《汽车之友》。看着看着,李偲锐觉得这些文章太绕,看得他很吃力。于是,李偲锐就想,既然我会画漫画,为什么不用“漫画配上大白话”这种方式写汽车、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呢?他给自己起名叫“赛雷”,取自广东话“好犀利”的谐音“猴赛雷”。这篇内容出来之后效果还不错,于是李偲锐联合舍友做号,也就是后来的“赛雷话车”。图注: 汽车领域,可能是赛雷唯一略懂的领域随着“赛雷话车”越做越大,李偲锐逐渐获得了融资。2016年,李偲锐毕业两个月后,某证券就找上门,投给了他3000万。有了这笔投资款,李偲锐有了更大的野心,不再满足于做汽车有关的内容,而是开了两个新的知识科普账号:赛雷三分钟和赛雷话金,讲历史、金融、和各种他不一定很懂的话题。从此,李偲锐从一个“志大才疏”的普通大学生,摇身一变成了“知识科普博主”赛雷,甚至被部分粉丝称为“赛雷老师”。“境外势力”与流量密码最开始几年,赛雷的粉丝量在自媒体的海洋中平平无奇。根据“赛雷三分钟”的百度百科,截至2021年5月17日,赛雷三分钟的微博粉丝数不过30万有余。图注: 赛雷三分钟的百度百科然而,新冠疫情的发生、国际关系的紧张,以及随之而来崛起的“粉红流量”,为赛雷带来了新的商机。2021年,赛雷收到了一家环保NGO的合作意向,邀请他制作关于海洋保护的科普视频。这家环保组织希望赛雷能讲讲目前海洋过度捕捞的问题,号召大家关注可持续捕鱼。然而,赛雷认为这家组织的真正意图是“不让中国人吃海鲜,阻碍中国发展”。他还去看这家组织的官网,发现它讲了很多跟中国人有关的环保问题,于是更加认定这就是一个“反华组织”——否则,为什么要讲中国人的负面问题呢?这样经不起推敲的逻辑,为后续一系列“锤人”视频打下了基调。于是,赛雷制作了一期视频,叫《继肉蛋奶之后,吃海鲜也成了中国人的罪状》,讨论“中国人应不应该吃海鲜”的问题,用阴谋论的视角,大讲中国人蛋白质摄入量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的NGO组织却希望中国人不吃海鲜。从自媒体和流量的角度上来看,这个视频相当成功,大批网民记住了这个标题,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一触即发,涉事NGO及相关博主遭到了猛烈的舆论攻击。赛雷从此火了。他发现,讲这种话题,远远比讲其他话题有流量。什么汽车啊,金融啊,哪里有“揭露境外势力的阴谋”吸引人呢?他也再次意识到,没人喜欢去了解复杂的东西。就跟讲汽车一样,大家只想听到简单的版本——哪怕是不严谨、不准确,甚至断章取义的。对他而言,“三分钟”足以讲清楚任何事情。图注: 赛雷b站的背景图,俨然一副单挑“境外势力”的模样一路批斗,一路高歌也许因为本来就在国内合法注册,被赛雷锤的境外NGO并没有受到实质影响,甚至没有回应他。然而,被赛雷锤的中国组织命运则似乎很不同——回形针,便是一个典型。视频科普团队“回形针”2017年底成立。2020年初,回形针发布了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全网播放量超过1亿,好评如潮。然而,他们很快遇到了挑战——仅在一个多月后,回形针发布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的视频《如何快速消灭全世界的森林》。这个视频里有一句话讲道:“我们的肉蛋奶消费却可以实实在在影响巴西森林的存亡”。图注: 回形针制作的视频根据回形针的解释,这里的“我们”是指全人类。然而这句话被一些人解读为“抹黑中国,不让中国人吃肉蛋奶”。对此,回形针做出了大量回应和澄清。风波似乎过去了:2020年5月,回形针与新华社客户端联合制作了短片《民法典如何保护你的当代生活?》;2021年1月,回形针还入选了“2020年Bilibili百大UP主”。然而,赛雷等自媒体的攻击并未停止。2021年6月18日晚,赛雷在B站发视频指控回形针有两名作者涉嫌辱华。同期,赛雷一并锤了大象公会、科学松鼠会等博主。在他的讲述中,这些组织身份都很简单好懂:“境外反华势力”。7月,随着回形针等博主被封禁,赛雷的粉丝随之迎来暴涨,“公信力”就此达到顶峰。据统计,对回形针等的一系列攻击,让赛雷涨了一百万左右的粉丝。10月,赛雷又找到了下一个目标,一家“帮助中国青年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企业”:中南屋。同样,因为中南屋的公众号讲述过与中国人有关的负面问题,所以赛雷指责其“抹黑中国”。一系列内容输出后,赛雷粉丝再次迎来暴涨,多平台涨粉过百万,达到了现在的流量规模。赛雷踩着一地“尸体”,满手鲜血,一路高歌,收获了他想要的流量,也站上了一个容易摔死的高度。受挫与流量的反噬流量并不好驾驭。实际上,从中南屋事件就开始变得不那么顺利。面对赛雷的大量“揭露”,中南屋账号却没有被封禁。相反,他们还与官方组织继续合作。赛雷的评论区多次有粉丝提及“中南屋为什么还没被封”,赛雷也自称感受到了“从业以来最大的压力”。如果攻击别人不成功倒也还好,毕竟流量已经到手了。更麻烦的是,赛雷开始自己遭受攻击。其实针对赛雷的不利言论早就有了,不过普遍都是旁人看来的“小打小闹”:涉黄、科普内容常有错误等,跟赛雷攻击他人的流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如今细细品来,其实问题并不轻松:一个做历史科普、主要面向00后的博主,输出的内容却频频出错,还总是打擦边球,这要如何才能向粉丝树立一个正面积极的形象?图注: 更为擦边球的内容数不胜数而在今年3月,赛雷开始被人攻击“屁股歪了”。他可能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用来攻击别人的“罪名”有一天被安到了自己的头上。事情的起因是一篇赛雷于2018年12月7日发布在公众号的文章:《法国暴乱!半个巴黎快被拆掉!可能只是法国人搞破坏的瘾又犯了》。这篇讨论到“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文章两个月前被网友翻出来,并称“文章作者散发着对劳动人民无产阶级的那种资产阶级式的偏见实在令人唏嘘”。[2]就此,赛雷3月23日发布了反省说明,称未来将加强审核,并公布了团队的制作流程,上面明确写着内容发布之前将进行四道审核。一切仿佛为接下来要到来的终章埋下了伏笔。图注: 赛雷团队发布的审核流程在2022年3月底,赛雷遇到了更严重、更为大众所知的危机。他假扮买不到菜的长春网友,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来积累自己做视频的素材。对此,赛雷回应“自己是在钓鱼”,并随后发布了致歉信。不过,仍有诸多网友批评此举为“吃人血馒头”、“对境外媒体抹黑中国”,甚至直接怀疑赛雷才是“50万”:图注: 知乎相关回答而在昨天,2022年5月18日,赛雷的微博、知乎、B站等账号被官方全面封禁。流量和“流量密码”,终究反噬了赛雷。这样的封禁,对一个自媒体而言是致命的;对一个靠着“爱国”赚取流量的自媒体而言,被官方封禁,可能意味着的东西还要更多。图注: 赛雷被全网封号END
特朗普被全网“封杀” 俄方:这是网络世界的核爆 - 原创 - 海外网
特朗普(getty)海外网1月14日电 在美国国会骚乱后,现任总统特朗普被主流社交媒体陆续“封杀”,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将此比作网络领域的“核爆炸”,并认为这是对西方所倡导的民主价值观的打击。1月6日,美国一些特朗普支持者闯入国会大厦,与警察发生冲突。随后,脸书、推特、Instagram、YouTube等主流社交媒体陆续对特朗普的账号采取了限制或关停措施。周四(14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Maria Zakharova)将社交媒体对特朗普账户的封禁比作网络领域的“核爆炸”,认为这会带来严重后果。她表示,“最近,美国所有主要社交媒体平台都禁止了美国总统的账户。没有经过法院的裁决,甚至没有咨询一些专业道德机构的意见。他们就这样断开了拥有数百万关注者的官方账号与用户的联系。”扎哈罗娃认为,西方社区所倡导的民主价值观遭受了打击。她还指出,媒体市场正在不断改组,并进行大规模数字迁移。此前,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批评了社交媒体平台对特朗普账号的永久封禁,她认为,决定对“”采取限制的应该是立法者,而不是私立公司。《星期日泰晤士报》在一篇评论中称,“封禁一位在任总统的社交媒体账号,不管怎么看,都是对‘’的攻击”。(海外网 杨佳)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信息。 责编:杨佳、王西洛
相关资讯
上篇:暂无
下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