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推荐了几本后金庸时代自己觉得还不错的武侠小说,然后下面就有书友评论说为什么没有英雄志,没有英雄志差评之类的。
其实凌晨想说后金庸古龙时代还是有很多优秀武侠小说的,凌晨不可能一篇文章全都介绍完,只能一点一点来。
英雄志被评为“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这么优秀的作品凌晨不可能不推,这不,今天就推个单章!
这本书1996年开笔,最近一次更新还是在08年,作者15年在自己微博上还曾说过会在15年6月前把英雄志完本,但是现在。。。
作者经常性跳票,这样的话说了也不止一次,所以我们要淡定。。。
最后,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作者的微博,微博搜索“英雄志作者孙晓”可以了,之前作者的微博似乎因为手机号的原因用不了了,所以重新注册了这个微博。
PS:喜欢这篇文章的亲们不要忘记点一下关注,凌晨会每天更新文章,解决你的书荒问题!
历史类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的历史传记和带穿越的架空历史两种,其中前者有点象是武侠,但比武侠更为仆街,而且可以发展的余地并不大,这里就不多说了。而架空历史,则可以算是一个老套但依旧保持着生命力的题材,而且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无论是严谨的架空文,还是低俗的yy文,都是有一定市场的。
写架空历史,首先要考虑朝代的选取。有的作者认为,朝代的选择一定要新颖,要写别人没有写过,或者很少有人写过的朝代。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点。虽然三国、唐、宋、明、清这些朝代已经被无数作者写过,但被写了这么多次,明显是有它的原因的,为什么那些作者会选择这些时代?为什么以这些时代为背景的书会热?显然,这是一个熟悉度与接受度的问题。
相反,如果写一个鲜有人知的时代,那么不仅作者写起来会觉得困难,读者缺少了熟悉感,阅读时同样会觉得不耐烦,除非是作者笔力够强,这类作品的仆街几乎是必然的。
在小说中,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般景象,都历历如绘。作者有时为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力挺心仪的英雄,大胆采用浪漫主义的笔调,如商鞅之死的铺排渲染即是。在作者笔下,商鞅、白起、秦始皇、李斯、赵高等人物都栩栩如生。
在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铸民族灵魂,寻求精神家园的时代背景下,孙皓辉的《大秦帝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同意孙皓辉的看法,秦与我们这个时代都是中国文明的历史转折时代,都是脱胎换骨的时代。秦时代是我们的先祖正在实现由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的历史跨越;而我们这个时代则是跨向现代工业科学文明的历史时期。两个时代要面临的问题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如何打破旧的生产方式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如何创造新的国家形态与政治文明?如何走出人治礼治传统走向法治文明?如何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如何在信仰崩溃的沦落中建立强大而深厚的族群精神?大秦帝国并非简单的借古喻今,而是历史机缘不期然的巧合,如果不是这样的时代需要,也许《大秦帝国》的创作就不是现在的样子。
作者在其代后记《祭秦论:原生文明的永恒光焰》中说:“回首历史而探究文明生发演变之轨迹,对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绵延相续而守定故土的族群,有着重新界定精神根基,再造高端文明的深远意涵。对于在各种文明的差异和冲突中不断探索未来之路的整个人类,有着建设性的启迪。深入探究足迹漫长而曲折的中国文明史,其根基点,无疑在于重新开拓中国原生文明的丰富内涵。”
上一篇
古代四大名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