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巨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四大名著详解,希望大家喜欢!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著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三国演义》,施耐庵合著《水浒传》,另著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介绍:《三国演义》是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的《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
9月23日晚,人文学院南校区人文演播厅了以“历史小说创作的基本原则及修辞境界”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修辞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吴礼权主讲,由邓晓华教授担任主持人,各年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和部分老师到场参加。
经过一番介绍后,吴礼权教授围绕历史小说的特点、中国历史小说的渊源、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七实三虚”等五大方面分享了对历史小说创作实践的认识与研究。其中,吴教授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三国演义》中“七实三虚”的写法并指出《三国演义》通过对不同故事的“删”、“增”等工作使其史实与虚构臻至“七实三虚”的最佳比例。吴教授认为,历史小说本身具有文学性,自然会有虚构成分在内,且这种写法能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使得其“既不失其历史依据而坠入荒诞不经又不拘泥于历史事实而显得拘泥板滞”。
此外,吴教授指出,历史小说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但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著作则不多,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堪称经典,因此必须坚持“七实三虚”的原则且历史小说创作成功应臻至三种修辞境界,他还启发同学们在创作中可应用这一原则。最后在学生提问环节,吴礼权教授联系历史和现实与同学们交流了修辞学与大学生写作等有关知识。
本页面使用JavaScript显示效果最佳。禁用JavaScript将导致一些功能禁用或缺失。您仍然可以看到客户对商品的所有评论。商品评论狮子座5.0颗星,最多5颗星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2013年11月11日已确认购买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凌濛初先写过一个《东周列国志》,那个我看过,已经叹为观止了。冯氏此书大概是后写的,而腾名于凌氏之上。不过,优点也是明显的,特别是在描写战场时,尽量摒弃了《三国演义》的俗套,而这一点是凌氏的败笔。
就作品的画面壮阔,人物繁复,故事激荡等方面看,此书艺术成就巨大。
个人以为,这个成就被严重低估了。如果说《三国演义》是秀才的水平,此书就是状元的水平。有帮助显示0条评论当前加载评论时遇到问题。请稍后再试。产品详细信息4.4颗星,最多5颗星4.4星,共5星167买家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