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辉映,社会上也开始出现了一批反映打黑除恶战役的文学作品,其中大多数的格调是健康的,能够将深刻重大的主题与曲折婉转的破案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故事性和教育性水乳交融,令人阅后感到既有趣味又受到了教益。然而不容否认,在此类题材的创作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基调出现了偏差,这从书名中就可见一斑,走进书店,《黑道风云20年》、《黑道》、《打黑》、《黑道悲情》、《狱霸》等黑道小说扎堆行销;打开小说阅读网站,《黑道校花》、《黑道枭雄》、《黑仔传》、《黑仔传说》、《我的黑道男友》、《恋上黑道MM》、《当黑帮小姐遇上黑帮少爷》、《黑道公主求爱记》、《乖乖千金VS黑道王子》也是层出不穷。这些所谓的黑道文学,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虽然在客观上都承认黑社会的非正义性,然而在具体的创作中,却往往走向社会主流的对立面,不是刻意张扬黑社会成员彼此之间的义气,宣扬所谓大哥情怀,就是细笔描摹各种犯罪经过,以展览丑恶为能事,可谓“名为托讽、实违本旨”了。难怪有识之士要发出这样的质问,这些作品是要揭露黑暗,还是教人学黑?
文学创作中当然需要涉及具体的案例和犯罪情节的描写,把反面人物全部写成一坏到底的脸谱化创作方法也早已被作者所摒弃,但若以为仅靠渲染犯罪、暴力、色情的情节,甚至把扫黑文学写成黑道赞歌,就可以得到读者的首肯,获得很高的市场价值,则又不免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创作出版打黑除恶文学作品是一项思想性、政策性、政治性都很强的工作,并须以科学的精神和理论来指导创作出版实践。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明确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理应成为创作和出版此类作品的一条重要原则。文学作品理应是诗意和审美的栖息地,一味地卖弄感官刺激和享乐精神,乃是猪栏里的理想,绝非当代读者的品位。所以打黑除恶的文学创作理应坚持弘扬正气、惩戒邪恶的创作基调,体现党中央扫荡腐恶的坚定决心,给违法犯罪者以震慑,给人民群众以鼓舞,只有基调正确、格调高雅的文学作品,才能够真正地让群众满意。
黑道赞歌式的文学作品的出现,是当前社会浮躁风气的一种反映,是一种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的行为。制止这股歪风,除了需要管理机关的监督外,更需要创作者的洁身自爱。古语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越是在社会转型期,文艺作品越是应该坚持不懈地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越是应该反映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传递给读者积极健康的情绪,少一点浮躁气,多一点责任感,使社会主义文艺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李子木
什么是网络文学关于这个问题,业界始终有很多争议。因为不管怎么去定义,最终都能举出一些看似荒谬的反例来。
如果说网络文学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文学作品,那么把《红楼梦》搬到网上,它就成了网络小说?
如果以作品首发载体为区分,那么,如果我们买下王蒙老师的新作,进行网络首发,他就变成了网络作家?而许多业内人士也知道,有些作者,尤其是繁体向的作者,作品是先出繁体书再在网络上发表的,他们的书不算是网络文学?
当然,如果以作品是否只发表在网络上来区分,这就更不对了。因为比较成功的网络作家,作品基本都是会出简体或是繁体,甚至改编影视、游戏的。
而如果以作品的主体受众的阅读方式来划分,同样会有问题。这样的话,《甄嬛传》就变成了电视文学?而即便只限于文字阅读,《鬼吹灯》实体销量高于网络订阅,但算上盗版,又是网络读者更多了,这种怎么算?而有些书,实体和网络销量交替上升,那它们一会儿是网络文学,一会儿是传统文学?
第一,多读古典文学作品,它是读者的重要底蕴。该书指出,过去时代创作的古典文学作品,经历了时间考验,不仅流传至今,而且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很多作品具有突出的现代性,蕴藏着能够引起现代读者共鸣的深刻,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先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了现代社会中那种种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恐怖主义”“虐童”等,而且以一种深刻、最本质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因此,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某种超越时代的敏锐性和厚重感,至今仍然让人觉得他是“领时代之先”的人。
第二,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作品具有多层次和多义性,应该用多种方法阅读。沼野充义具体阐发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具有某种多义性。其名作《罪与罚》,讲述的是一个叫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年轻人杀害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的故事,如果读者把重点放在犯罪和刑侦的情节中,就可以把它当作一部犯罪小说来阅读。同样,如果将重点放在作品的其他方面,那这个作品就既可以是部“都市小说”,又可以是一部“社会风俗小说”,还可以看作是“心理小说”或是“宗教小说”,甚至是一部终极的“思想小说”。而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非常善于表现多层次的复杂内容。
第三,不同的年龄要读不同的书,但必须从小读书,古典文学作品更是要反复研读。该书强调,由于年龄不同,对作品的解读就会不同,因此读书要选择适合其年龄的书籍,而且古典作品需要反复研读。因为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你尝试重新阅读的时候,还会发现它不同的侧面和别样的精彩。所以,对于这些作品不要只读过一遍就觉得自己看懂了,然后就将它束之高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