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作者在大学上课的讲稿,本来就带有导读的性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因面对的是年轻的大学生,因而定位在知识性与学术性之间,做法是“不做知识罗列,也不做过于专精的研讨”。笔者觉得这个定位也适合大众。
以知识而言,无论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红楼梦》,他们的作者、版本、评点等基本问题既是读者所关心的,也是他们需要知道的,但四大名著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相当复杂的,而且往往争议很大。如何给他们介绍这类知识,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作者在这方面处理得很好。
比如《红楼梦》这一讲,第一节就专门介绍脂本和程本的来龙去脉及彼此间的异同,这些在学界是有共识的。至于两者优劣,作者避免进行无谓的表态,态度客观又保持灵活性,指出两种版本各有特色、各有短长,不必采取非此即彼的极端态度,建议采取多元的方式,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各个版本。这种引导对读者来说非常重要,正如作者所说的,脂本和程本的优劣短长本来是一个学术问题,结果变成了一个水火不容的立场之争,过多情感的投入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书中,作者还对《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动机,《水浒传》的成书与传播、金圣叹的评点,《西游记》的作者与版本等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了介绍。
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继承载着无数文化精华,不论是在艺术手法还是在思维深度上,它们都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是悠悠中国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一笔。今天为大家介绍关于四大名著的简介。
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0年),《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具有争议,目前最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作者是施耐庵。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等。
介绍:《水浒传》的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间,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宋江、吴加亮(吴用)、晁盖等36人起义造反的故事,成为《水浒传》的蓝本。
金圣叹所评《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水浒传》的作者是同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而《红楼梦》的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其中,《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为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代表作品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国演义》等。
《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具有争议,目前最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作者是施耐庵。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等。《水浒传》的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间,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宋江、吴加亮、晁盖等36人起义造反的故事。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西游记》作者也存在一定争议,但目前普遍认为作者为吴承恩。
上一篇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