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的兄弟情义,读者难免会咬牙切齿,龙啸云如此卑鄙,为何李寻欢会视若无睹,还认这位大哥呢?这背后的故事,远不止情义二字那么简单,处处透露出人性。既然古龙的小说,能够拍摄成影视剧,相信自有它的魅力。否则那些知名大导演,岂不是自讨没趣。古龙和金庸,这两位武侠小说家的作品背景,几乎全然不同。古龙作品抛开历史,天马行空,无拘无束。金庸和梁羽生的小说,则气势磅礴,作品中引入历史,简直妙哉。这几个人风格迥异,却亦是独具风味。梁羽生与金庸的作品,都是属于开篇平实,甚至错以为林平之、江南这样的人物是主角。
主角真正登场的时候,让人目不暇接。与此关联的重要角色,或者的配角,也逐一出场。金庸先生的小说盘根错节,人物众多。和古龙相比,主角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在描写方面,特别擅长四字词语和成语,比如振笔直书、未知其详、震声未绝,这些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乍看之下,可以说平平无奇,其实这里暗藏的东西,却有趣的多。古龙和黄鹰的文风是简洁凝练的,梁羽生和金庸,是醇厚平实的。这样的四字词语,能让小说更加生动地呈现。至于黄鹰和古龙的短句,犹如一柄利刃,将长句拦腰斩断,接着便是醒目的短句。金庸小说的朝代背景,读起来极具代入感。时间线的运用,丝毫没有破绽,这是令人所惊叹的。
金庸小说招式奥妙,古龙的一刀流,意境颇高。他们各自的武打风格,是不一样的。如果说金庸武侠中的比武是有来有回,那么古龙的则是秒杀。梁羽生的文笔,被很多人所不喜,他们称小说中出现了现代词语,缺乏古典的味道。然而我认为梁羽生的诗词造诣,即便是金庸和古龙,也是自叹不如。描写方面,四大宗师在伯仲之间,不能以长比短,将梁羽生小说贬的一文不值。
从小说的内容上讲,旧派武侠有以下三大特点,情节大多数是对报仇报恩,劫富济贫等的简单描写,武功的招数较为平实,小说的格式,为章回小说,比较接近评书。新派武侠小说承袭旧派武侠小说,但是突破了旧派武侠小说的限制,联系历史却不拘泥于历史,人物性格更加复杂,武功招式更加繁复。融入了多样元素,例如探险、夺宝、学艺、谜案、地理、民俗、宗教等等。
新派武侠小说有四大宗师,除了梁羽生、金庸和古龙之外,便是温瑞安。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的开山祖师,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被誉为旧派武侠与新派武侠的分水岭。他摒弃了旧派武侠中,一味追求复仇和嗜杀的倾向,将侠义建立在正义、尊严和爱国的基础上,梁羽生提出了侠胜过武的观点,认为“宁可无武,不可无侠”。梁羽生一生创下了三十余部武侠作品,其中较深入人心的,便是《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和《萍踪侠影录》等等。
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的信息社会。想在社会上立足,不怕你有多穷,也不一定在意你有多大本事,这都不是考量你是否迎合大众的指标,看待一个人最关键的是他的诚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如果都是言而无信的郭靖,也不可能成为小说的正面典型,闯荡江湖也会被列入“黑名单”。
在金庸笔下,在射雕开头,就已经将郭靖与黄蓉的结局进行了交代,也让他们的现实意义得到了升华。在他们死守襄阳后,爱情借着爱国主义的热血,也一并扶摇直上。金庸先生用朴实的文字,抒情的笔调与追问着谁是英雄,谱写一首以爱情包装民族心胸的史诗。可见,郭靖的人物性格,已经超脱了自我,而达到了一种激起热血的境界。
也许你会为郭靖和黄蓉没有皓首白发而惋惜,但恰恰是这种以悲剧性的结局,才能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和对乾坤的扭转。
上一篇
洞金指是哪部小说里的武功
下一篇
描写人物的小说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