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玉的武侠小说《武林玺》,将易容术发挥到了极致原创·
在众多台湾武侠小说家中,东方玉绝对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侠坛奇才。
东方玉本名陈瑜,本来是一位诗人,却弃雅投俗,在1960年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
因其独特的构思与极富特色的文笔,在当时台湾武侠小说界掀起了一股”超技击侠情派“之风,可谓一时之盛。
东方玉的武侠小说特点鲜明,非常符合当年的那种武侠感觉,那就是正邪之分泾渭分明,反派一般都会用一些在”阴“字的武功,而正派主角都会习得带”紫“字的绝学。所以读东方玉的书可以通过武功的名目即可分辨善恶。
另外东方玉的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易容术与纵鹤擒龙神功也是频率非常高,俨然成了一种风格。这也是东方玉武侠小说的一种印迹,辨识度极高。
邪派的人,抛弃了规矩,只按喜好行事。他们杀人放火,拦路抢劫,坏事做绝。因为被世所不容,所以他们大多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为非作歹。但他们毕竟有自己的圈子,有时还结成小团体,比如十二星座、十大恶人、四大恶人、玄冥二老,等等,他们抱团取暖,有属于他们的快乐。
正派人士布在各大名门正派,他们人多势众,正应了“世上还是好人多”的说法。无论少林武当峨眉,正派人士从小都接受儒家传统思想的教育,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行事讲究光明磊落。但人总是有私欲的,当私欲与公理冲突的时候,他们既要维护公理又要满足私欲,只好隐秘行事。因为倘若他们的面目一旦被公诸于世,便会被全世界唾弃。因此,这样的人,背地里男盗女娼,表面上必须道貌岸然。他们说一套做一套,但他们掌握着话语权,因而有大量追随者。盲崇他们的人,追捧起他们来自是没有底线,不讲姿态,而对于质疑、反对者,他们一律视为异端,视为邪恶。识破他们的人,自然是照他们的样子依葫芦画瓢,满口仁义道德,暗中却中饱私囊,满足私欲。总之,举着“正义”这面大旗,他们就无坚不摧。
另有一小撮人,介于正邪之间,行事亦正亦邪。他们是正派眼里的坏人,邪派眼里的路人。他们不是没有底线,只不过他们的底线不是别人规定的,而是自己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建立起来的标准。这样的人,独来独往,基本没什么朋友,也没什么人愿意跟他们交朋友。
我是个武侠小说迷,比较喜欢看金庸写的武打小说。去年,我看了《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讲述着父母双亡的少年英雄张无忌,从一个被打的死去活来、无助的孤儿,成长为江湖中最大的教派-明教的首领,在成为明教教主后驱赶蒙古、推翻元朝的故事。
我认为金庸武打小说中的剧情描述非常引人入胜。金庸完美地将武打故事放在了不同了的时代,并融入了使整个故事非常吸引眼球的素材。金庸小说文字优美,其中的打斗情节描写得非常逼真,读的过程中,似乎打斗戏里的每一招都在你的眼前,再加上倚天屠龙记融合了爱恨情仇,男女三角恋等现代人爱看的素材。倚天屠龙记整本书都是描写了大大小小的冲突,都是由问题与解决组成的。比如当时六大门派围攻明教,这就是问题,而张无忌挺身而出,维护了明教,这便是解决方法。当然很多武打小说都是以这种方法写故事的,但是我认为《倚天屠龙》与众不同,因为金庸的悬疑感写得非常的好。倚天屠龙记里充满了悬疑感。不到最后,是不会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的,从而让读者无法从小说里自拔,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很喜欢看金庸的小说。在《倚天屠龙记》里,总是会有一个让人不解的疑点,而金庸也会放些线索去预示小说的发展。金庸的小说情节发展速度也非常紧凑,往往解决完一个矛盾或者冲突,又会立马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比如当时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结束后,似乎危机已经化解,但是蒙古的部队又转眼来袭击武林各大门派。因此,我认为金庸的剧情这部分写的还是非常的好的。
下一篇
我真的是正派主角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