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完了台湾张大春的武侠小说《城邦暴力团》,这是我新时期以来看过的第四个台湾作家写的武侠小说了。此前看过的三位台湾作家的武侠小说,分别出自九把刀、施百俊(达乐)与高普(鸿杰)三位之手。
台湾武侠作家的写作,都有自己的强项与才华。张大春兄的才华,从他的书近期被大陆出版界所集中出版的大热便知一斑:不仅台湾读者喜欢,我们大陆读者也喜欢他的好作品。九把刀写的武侠小说,我是因为《今古传奇武侠版》而得读的。在这里要好好感谢郑保纯兄,他主持《今古传奇武侠版》时间最长,对武侠小说非常有判断力,推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家与作者。九把刀发在《今古传奇武侠版》的武侠小说,是承续了古龙小说的遗风,但写杀手,写城市当代生活中的功夫小子的奇遇,文笔绝佳。施百俊兄与高普兄,是去年温世仁武侠小说百万大奖移师大陆与中国武侠文学学会联办有奖征文的第一届、也是温奖第六届武侠小说奖长篇小说的夺冠者与获奖人,所写武侠也都有自己的独门武功,“杀伤力特强”!值得一提的是,高普兄同时是起点中文网举办的两岸写作PK大赛的冠军得主,在两岸众多写作高手中夺冠,证明其实力之剽悍猛勇,所向披靡。
萧逸曾谈到对“武侠”的看法:“武”是尚武的精神,“侠”是伟大的同情,文人未必不是侠客,“因港台影视剧的影响,我们把武侠和武打混淆,如果只有武而没有侠,跟流氓打架还有什么分别?”有评论认为,与金庸的磅礴大气不同,萧逸的作品典雅婉约,风格飘逸流畅,注重奇巧构思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及情感,所以人送雅号“情侠”。
台湾的武侠小说承继着大陆上世纪30年代的武侠风。1952年,郎红浣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古瑟哀弦》,开启台湾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他的创作比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开山祖师”的香港作家梁羽生早整整两年。1954年,梁才开始连载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重要的武侠名家陆续崭露头角,像卧龙生1957年创作的《风尘侠影》,司马翎1958年的《关洛风云录》以及诸葛青云的《墨剑双英》,他们三人也被称为“台湾武侠小说三剑客”。在此期间,萧逸创作了《铁雁霜翎》。古龙1964年的《浣花洗剑录》则开启新派武侠小说纪元,为后来长达10年以上的“古龙世纪”奠定深厚根基。1977年至1990年,岛内多数作家逐渐引退,尤其1979年金庸小说在台解禁,更使名家却步。1990年开始,台湾的武侠小说在沉潜10年后逐渐有转型的需求,但仍有待观察。有统计显示,从1949年至今,台湾武侠小说至少有300名作家曾经先后耕耘过,产生了近3000部作品。
有分析认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迫切需要新奇的作品来消遣,侠客的“快意恩仇”满足当时读者的情感需求,因此诞生了新派武侠小说。传媒事业的迅速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武侠小说创作。台湾报刊开始连载武侠小说,始于1947年创刊的《自立晚报》。1996年以前,已有超过千部武侠作品,在岛内报刊上连载过。
大陆作家的小说有在台畅销的例子,以历史小说和近年流行的网络小说为主。如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在台湾可说是一支独秀,热销状况可与金庸的14套武侠小说比美,又如近年《回到明朝当王爷》、《东周列国那锅粥》等虚实交错的历史小说都有不错的成绩;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在影视带动下也热卖。
报道认为,普遍来说,大陆作家的小说在台湾经营不易,在王干任看来,评论或散文,尤其是评论文,处理的是大陆现代的发展状况,着重在分析与探索,使台湾读者了解大陆社会关心的话题,可说台湾社会把大陆作家的作品,视为一窥大陆社会发展的管道。
长期经营华人作家的出版社,如麦田出版就指出,时至今日,其实不论中国大陆作家或台湾作家,面对的市场挑战是一样的,得奖作、名人牌都不见得管用,最重要的还是书写普世价值,与读者有共鸣的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
上一篇
雪中悍刀行是修仙小说吗
下一篇
台湾言情小说作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