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杨恒均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写出了总共一百万字的“致命三部曲”:《致命弱点》、《致命武器》、《致命追杀》,豆瓣打出了8.0的高分。
他的纪实文学《伴你走过人间路》,豆瓣也打出了8.9的高分。
网络文学能有这个高分评价,是十分不容易的,或许是他写得太细致太真实了吧。
根本原因是杨恒均的阅历非一般网络作家能比,他曾经在很多部门工作过,有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这就比纯靠臆想和推理要好很多了。
因为不管是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要想写好,阅历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当然,后者更看重阅历一点,网文更偏重想象一点,而玄幻仙侠类的,很多时候基本靠纯想象就可以,但是历史类和都市类明显不行。
杨恒均还是悉尼科技大学博士,并且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他的致命系列小有名气,火了之后,也被国安部的人注意到了。
虽然间谍工作难度很大,危险性很高,但这种工作设置使得谍报人员显然不会人格分裂。
作家们虽然也类似于生活在敌方的阵营中,也可能涉及到机要,但是敌方提供间谍机要信息,可能非但没给作家好处,反而扼杀作家们的自由,吞噬作家们的生命精力。
总之,实际的情形就是他们被迫囚于此在,过着一种苏武牧羊似的生活。
作家们活着,为敌方工作又不为敌方工作,他们貌似工作而实际上本质不在这里。
但,但,作家们也许才是真正的间谍,他们窃取了生活荒诞的真相,他们的文字就是他们公之于众的解密资料。
在这个不断上挺如人的欲望、不断膨胀如尸体、不断下沉如人的堕落的城市,在它周边一处沙尘弥漫、破烂肮脏的所谓城乡结合部的所在,我俩相识了。
那时你的面孔散发着健康的、粉嫩的绿色柔光,头上的植被央央,好生茂密,你秀美挺括的样子让人即便时时刻刻看你也嫌不够。
彼得·赖特在军事情报五局供职凡二十余年,亲自参与并领导过军情五局的许多重要活动,对军情五局的内情了如指掌。他在书中真实、生动地记述了军情五局的间谍活动:在外国(苏联、埃及以至法国)驻英使馆安装窃听器;监听苏联国内与其驻英使馆的电讯通信;破译外国密电码;偷拍英共秘密档案;对来访的国家元首进行窃听;跟踪、策反和绑架苏联驻英国外交人员;等等。
作者在书中详述军情五局内部的反渗透斗争。在与克格勃的角逐中,军情五局连遭无端失败。彼得·赖特从截获的电讯和苏联叛逃者的交代中推断,军情五局已为克格勃渗透,因而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清除内奸活动。清查的矛头最后指向当时军情五局的局长霍利斯。彼得·赖特甚至怀疑英国工党政府首相威尔逊是苏联间谍……
本书的出版曾引起一场风波。英国政府竭力加以阻止,声称此书有损英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情报机关信誉。
上一篇
现在还有间谍这个组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