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小说人物的主流倾向而言,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但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在古龙小说中,多写变态人格,追求外化怪异人物性格的刻画,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诞、神秘、孤僻、行事固执,自尊心强,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这种情况可能与古龙的身世、心境、经历有关。
谈到小说情节,古龙武侠小说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说有明显不同。三位大家都善于编织故事,他们的小说情节都十分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粱羽生武侠小说情节前工后拙,开篇十分吸引人,以后的情节则渐趋平淡,显得有点才气不足。金庸武侠小说恰恰相反,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示,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盘根错节,主于巍峨,枝叶繁茂,宠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奇迹联翩,回环波动,摄魂夺魄,回肠荡气。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炉火,小说情节犹如炉火上的一壶水,火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又不相同。他的小说从头至尾都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着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小说情节的发展根本无法预料,惊险频出,令人喘不过气来,而全书的缜密无隙又让人口服心折。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营构的确堪称一绝。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虚幻中写实性很强,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细腻而又逼真,紧张激烈,夸节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备道德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着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敌防卫,又有益于修心养性,而邪派武功则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如修罗阴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渐进,发展缓慢,但根基扎实,邪派武功进展神速,却容易走火入魔,贻害终身。凡此种种,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单调。
金庸、古龙皆为武侠宗师,二者各具特色,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上世纪下半叶,武侠文学蓬勃发展,鼎盛繁华,大神频出,且各具风格,成就了一个时代,尤其是70、80后人群,都是看着武侠小说长大的一群。
武侠作者频出,大浪淘沙,最终凭借优秀的作品和影响力,武侠四大宗师称号应运而生,分别是金庸、古龙、梁羽生和温瑞安。
尤其是金庸和古龙两位大神,作品极具个人魅力,流传甚广,无数次被搬上大荧幕,论其知名度,要高于其他两位。
单说金庸、古龙,二位虽然都是武侠界大神级人物,但写作风格,却截然不同,二人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后移居香港。上过大学,办过报,甚至还从过政,2018年10月30日去世,享年94岁,可谓是高龄。
他笔下的女子姹紫嫣红,各有其芳。只是说到底大抵是围绕男子打转的附庸。黄蓉、赵敏或是小龙女,任凭各种脾性总要对男主角情根深种难以自拔。她们的最终圆满也依旧需要男主角与之相爱相守来成全。
金庸的江湖是包藏历史悲剧内核却始终披着童话色彩的存在,护佑正统是中心思想。可情感表述上不免单调易落入俗套,但终究是有着振奋人心的浩然正气令读者折服。
与金庸绝对正统的武侠世界观相较,古龙的江湖显得尤为放荡不羁。金庸书写的是历史情怀与克制取舍,而古龙笔下是尽是对人性的鞭挞与纵情恣意。
古龙并不具备极强的文学功底,他的创作文风受到西方小说影响深重。擅长营造气氛几乎没有家国情怀以及民族责任的桎梏,通篇都是爱恨情仇物欲纠缠。
比起金庸对人性本善的呼唤与期待,古龙更愿意写人性的恶与失意。他从底层走来,一无所长,受尽世人冷眼,尝遍人间疾苦。
上一篇
关于重生小说排行榜空间
下一篇
武侠游戏名字大全古风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