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书评

一个著名的小说家去世了作文

  • 书评
  • 23-04-30
  • 点击次数:23

英间谍小说大师自曝情报生涯

英国间谍小说家、前情报干员约翰·勒卡雷(JohnleCarre)

中新网9月17日电台湾《中国时报》刊登文章《间谍小说大师:曾挣扎变节边缘》,摘编如下:

英国间谍小说家、前情报干员约翰·勒卡雷(JohnleCarre)透露,自己曾在变节边缘挣扎。他同时批评,美国和英国的外交政策,对历史教训遗忘太快,并警告挑衅俄罗斯仍是十分危险的行径。

勒卡雷新书《头号要犯》(暂译)(TheMostWantedMan)在16日上市。七十七岁的勒卡雷在其偏远的海边峭壁住家接受“周日泰晤士报”访问时,首次透露,自己服务于英国情治机构MI6时,曾有变节的意念。1980年后期,他曾有机会和叛国的英国前间谍费尔比晤面,但他无法说服自己面对这个把众多英国间谍送上死亡之路的变节者。

作家们为什么要写历史小说

作家们为什么要写历史小说来源:

《论历史与故事》,[英]A.S.拜厄特著,黄少婷译,译林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38.00元

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数位小说家曾就“为什么写历史小说”这一问题给出了共同的答案:“他们想以更繁复、更复杂的方式写作,用更长的句子,更形象的语言”。其目的是获得一种叙事能量的全新可能性,小说家们总是试图为当前的形式寻找一种具有突破性的历史范式。

英国当代小说家、批评家A.S.拜厄特(A.S.Byatt,1936—)被誉为当今英国文坛“最富想象力与智性的小说家之一”。出身于书香门第,面对着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拜厄特难以规避由此产生的影响焦虑与历史情结。在最近由译林出版社推出的中文译本《论历史与故事》(OnHisto⁃riesandStories)中,她考察评述了当代小说的历史写作,重新思考当代作家“为什么书写历史小说”的问题,认为以往局限于帝国或女性主题,或者局限于“逃避主义”和“相关性”争论的关于历史小说创作动机的讨论过于简单化。拜厄特在书中以独树一帜的批评风格阐述了历史小说丰富的形式和主题,以及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学能量和真正的创造性,并试图勾勒出一幅近期英文写作的新地图。

台湾女作家有哪些

虽然已经过了看琼瑶的年龄,并且开始难以忍受老年琼瑶的媚俗,但我却无法否认在少年时自己曾经迷恋过她的童话爱情世界,并且曾经为《窗外》而流泪。因此,我不愿全盘否定琼瑶,正如我不愿全盘否定过去的自己。

原名陈平,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现已辞世。其作品介于自传性散文与小说之间,描写一个女子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将传奇的浪漫与别样的面对世界的态度结合一处,吸引许多读者的关切。三毛的世界也许带有某种虚幻的成分,但她带给读者的却是真实的阅读乐趣,而穷究作品内容是否真实,也实在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

席慕蓉,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一位来察哈尔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