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创作中现实世界和小说世界的联系摘要:小说的世界是用现实世界的材料构造的。但小说不是现实的写照,而是独立的存在。创作者在不同的观照下,变换着形态,用自己的姿势、思想,判断着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处理现实的材料,勾勒出小说和现实之间生动画面。关键词:现实世界;小说世界;题材;创作者现实世界为小说世界提供材料,小说世界反映现实世界的真相。现实世界是实在的,创作行为是虚构的。创作者在创作时无法一成不变地抄袭现实,但又不得不承认创作的素材来自现实。小说家写小说的方式、小说的形态、作者对小说的企图和意见,无不奠基于他对现实的意见上。创作者创作小说,虽然不见得是意在抄袭、模拟或反映现实,其经验人生及小说世界的根据,仍然脱离不了现实,对现实美与人为美之间关系的认定,也必然影响小说的形态和内容。可以说小说是个人的心灵世界,但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其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通过小说,体现了人类心灵世界的完美程度,也反映着社会问题和真相。所以,小说世界以现实世界的题材构建成的,只是作为创作者的个人是以什么样的认识处理现实的材料,来完成创作。一、创作题材来源于社会,发现社会问题,反映社会的真相小说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创作者通过爱情、婚姻或者描摹事态反映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看到社会经济变化中,人们思想观、价值观的变化,以及引起的社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小说也是历史的一种补充。小说可以反映时代的全景,可以反映社会的各种层面的人物,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人文。人们之所以爱看小说,其中的原因也正是渴望了解新社会,了解社会的各种层人物的一种愿望!明末清初出现的世无匹中直接写人心善恶和事态炎凉。世无匹中有书生、尼姑、酿酒人、种田人,三教九流都包括在内,而这些人恰恰是在平时里时常可见的普普通通的人。世无匹中的刘天厢为陈与权父母所收养,陈与权父母去世后,刘天厢霸占了陈家的家产,并将陈与权赶出家门。在陈与权最为困顿的时候,干白虹救了他,一路供他至生监、举人,并帮助陈与权报了仇。而最后陈与权却重蹈覆辙,恩将仇报,夺走了干白虹的家产。作者描绘的社会,使人们看到了人性的贪、恶,看到了当时的封建伦理已经面临崩溃。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在书中的担忧,认为利要收到义的制约。同样,晋原平得也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得小说。真实地反映生活,实实在在地地反映规律性的本质的东西,用朴实的语言和情节来打动读者。无需更多的花架子,因为过多的技巧可能会破坏文学作品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可见,小说近距离的反映着现实社会生活,创作者睿智地捕捉着社会的触点,在复杂变化中写出个性,在纯净质朴中画出形象,从而表现出生活的真实,人物个性的真实。作家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不是刻意地随心所欲地去追求远距离,而是自自然然地平易朴实地从他身边生活着的人物感情世界出发,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个性特征,艺术语言,并付予感情抒写,来诠释埋藏在人们心目中的传统美德,求新求变,赋予小说现代意识和灵魂。二、书本获取创作的材料来源史记、纪事、报刊、反映生活的热点新闻,都是创作者的材料来源。创作者就是在阅读这些生活热点、焦点新闻的过程中,收集记录了大量的资料,当到达一定程度,创作者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时,就成为了作品。老舍的创作题材来源中有听人家说的故事或者摹仿别人的作品,其实都是指向书本学习,收集材料,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和艺术加工,完成作品。歪毛儿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老舍自述云:歪毛儿摹仿了英国作家贝尔斯弗德(John Davys Beresford,1873-1947)的小说隐者(The Hermit)【1】 。并说:因为给学生讲小说,我把这篇奇幻的故事翻译出来,讲给他们听。经过好久,我老忘不了它,也老想写这样的一篇。可是我始终想不出旁的路儿来,结果是照样摹了一篇【2】 。贝尔斯弗德的隐者所表现的是英国社会中一群心窄见短者的恨世情绪;老舍的歪毛儿虽呈现着多义性,但不得不否认主题也是恨世的【3】。或许有人会对这种获取材料的方式提出批评,认为这是一个作家投机取巧的行径,而且会造成创作的概念化。其实不然,小说易写难工。靠从现实生活中直接获取材料来创作出优秀的小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老作家许行所说:立正不是说写就写出来的。【4】捕捉报刊上的热点、焦点新闻,从书本获取创作的材料,从而呈现出宽阔背景下的真实感,创出佳作。三、创作者对社会的认识质量决定了小说创作题材的确定作者认识社会的程度受到时代特定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左右,其认识的质量决定了作者心灵世界的完美程度,也决定了作品的完美程度和创作的风格。80年代初,作家张洁的拣麦穗,写当她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爱上了她们庄里一个的老头,她为什么爱这个老头呢?因为老头是卖灶糖的,每次老头来的时候,小女孩可以用她拾到的麦穗换灶糖吃。这篇散文在当时非常轰动,它对于中国文学是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1949年到1976年,人们对文学的要求是非常意识形态化的,作为创作者的个人则被压抑着。因此张洁这篇小小的拣麦穗,便以它鲜明的个人化而开创了变革的风气。小说不同于现实,文学不能追随人生,但小说世界的题材来源于现实世界,反映着真实的世界。正如卡托布勒帕斯坚持认为:任何小说都是由想象力和手工艺技术在某些事实、人物和环境的基础上树立起来的建筑物;这些事实、人物和环境早已在作家的记忆中留下烙印,最终会以某种形式成为整个小说与真实现实的正反两面的秘密纽带。【7】创作者选择、集中和提炼改造题材,把生活现象、物质基础提炼为作品主题的支柱。参考文献:【1】老舍译文题为隐者,载1931年2月齐大月刊1卷4期.【2】我怎样写短篇小说,收老舍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3】歪毛儿【1】北京社会科学 2006年第三期。歪毛儿是摹仿JDBeresford的TheHer mi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