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又被骂了,原因是他改编的《神雕侠侣》乱点鸳鸯谱,不仅给包括洪七公、黄药师在内的一众高龄未婚丧偶男人都贴心地安插了感情戏,连赤练仙子李莫愁这等煞星也被安排在剧中与杨过来了个拥抱调情,要知道在正常的情况下,李莫愁完全是可以秒杀还未曾武艺大成的杨过的。那么接下来问题就来了,既然于正不行,那改编金庸到底哪家强呢?您别说,这个范畴里还真有一些响当当的名字,只不过他们大多和于正的命运大同小异。
首先一个被想到的是徐克,因为其实他拍的《东方不败》一度被外界认为是最成功的金庸改编,徐克更是因此被称为香港武侠电影之父,连后来拍摄了《东邪西毒》的王家卫也曾表示:“要多谢徐克,他的《东方不败》带出一股风气,让武侠片流行起来,可以拿到很大的投资。”可是徐克让金庸迷不满意的地方是把原著改编得面目全非,《东方不败》几乎看不到金庸原著小说的影子了,据说当时金庸对此也是非常不满的。今天看来,《笑傲江湖》电影是很好,但是和原著比较起来,明显就没有原著所触及的人文深度,基本上只是借鉴了原著的一个框架,内在都完全变了,更不用说改编得异常离谱的后面两部续集《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和《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了。
再说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王家卫最让金庸恼火之处在于,他硬生生把金庸的小说拍出了古龙味儿。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古龙与金庸一直被武侠迷视为“南慕容、北乔峰”式的武侠泰斗,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郭敬明与韩寒,你说要是现在有人把《小时代》拍出了《后会无期》的味儿能不被人骂吗?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在视觉体系上非常阴暗、残缺、迷幻,隐含着悲剧性的张力,这与金庸庄谐杂处、雅俗共赏的小说风格是背道而驰的。这个太狠了,徐克好歹只是换了个形,王家卫把小说的魂都摄走了。
金庸小说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共十五部,它们可以由这几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另外,《笑傲江湖》、《侠客行》、《连城诀》、《白马啸西风》没有明确的年代背景,如果要用金庸的话来说,那就是没有时代背景的故事恰恰证明该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年代。
不过也有人经过严密的考证认为:《笑傲江湖》可能是明朝年间的故事,《连城诀》大概也是明朝年间的故事。但因为这只是推论,故没有列在上面。
金庸作为武侠小说这一项目的奥运冠军,其超凡的功力在于他通过浪漫叙事构造的侠谱。武侠小说作为写梦的文学本不以写实见长,其人物创造主要来自作者想象和写作传统,写作传统中的程序化因素是另一回事,作者的想象主要偏重寓言化和象征化,它不直接来源于现实。
而金庸小说作为一种经典就恰恰在于它通过传统中的程序化形式把象征性、寓言性以及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耐人咀嚼的韵外之致等本属于中国古典文化要求的东西表现了出来,并借助独特的武侠语言文化的天空让我们作了一次堪称壮举的乌托邦飞翔。于是,我们才无法忘记萧峰和阿朱这一对主角情侣。
比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和任盈盈,这两位主人公的名字看似朴实无华,比张勇、赵丽娟之类的名字并不风雅很多,但只要你熟悉传统的道家哲学,就会从这两个主人公的名字里一下子看出作者的用意:这两个人今后终成眷属,令狐冲的伴侣只能是任盈盈,而绝不会是岳灵珊。
《笑傲江湖(2001)》,李亚鹏、许晴饰演的令狐冲与任盈盈
令狐冲、任盈盈,这两个名字单独看上去并无深意,但结合在一起来看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冲”与“盈”是道家哲学里一组成对的概念,出自《老子》“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冲”的意思是空虚无物,如同杯子里一无所盛的状态;“盈”则是充盈、充满的意思。《老子》那句话的含义是:道的本体是虚而不见的,其功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下一篇
笑傲江湖金庸原著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