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长篇小说的叙事结构及其完整性、创造性的问题,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中的头号难题,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心理及思维习惯的问题。不仅俗文学是如此,纯文学创作亦是如此。
我们是“诗歌之国”,向来缺乏逻辑思维的传统,以及理性建构的学术/艺术的传统。
因而一部分长篇尚停留在讲故事的层次,而另一部分长篇则满足于“讲经”(即以“经”的思想作为小说的结构框架和情节发展的依据)。
正因为此,金庸的小说结构之精妙才称得上是一种奇迹,而温瑞安缺乏结构意识及结构才能,反倒是很正常的了。
他的武侠小说创作,起点就高,虽说小说的结构总有些问题,但他的故事,却仍有许多精美的典范。
①《四大名捕会京师》;②《四大名捕走龙蛇2碎梦刀》;③《四大名捕逆水寒》;④《杀楚》;⑤《方振眉·试剑山庄》;⑥《刀丛里的诗》;⑦《今之侠者》;⑧《江湖闲话》;⑨《温柔一刀》。
出自《说英雄谁是英雄》及《四大名捕》系列,号称(诸葛神侯)诸葛武侯的后人。
身为十八万御林军总教头,诸葛神侯一生亲手训练的捕头三十年来只有四人且名震天下。
出自《逆水寒》。六扇门高手,号称捕神。剑法、轻功、内力具绝。武器包括青红黄蓝黑白六剑和捕神六宝(手下爱将六人持有)。正直高傲,忠心耿耿而又看重侠义。
出自《四大名捕骷髅画》系列。号称“捕王”,为人正直,武功高绝。曾和诸葛先生一起在皇帝面前举荐四大名捕。
出自《四大名捕逆水寒》中,也称“常山九幽神君”或是“九幽老怪”等。为蔡京、傅宗书一党的人,阴险邪恶,江南霹雳堂“小雷门”门主雷卷曾表示,他是个极为可怕的人。
唐老太太、唐老爷子、左天王、天欲宫宫主、韦青青青、铁剑将军
神秘梯队这些高手基本上都没有露脸,实战描述和理论依据着实有点少,只能通过客观描述和人物关系去猜想。
20世纪中叶以来,以港台为创作基地的新武侠小说浩如烟海,良莠不齐。大多数作者和作品都如昙花一现,没能留下任何的影响。以下列出的十部作品,则是武林中功力臻于上乘的佳作,曾经或仍然对其读者们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其中金庸十四部作品大都有可观,但限于篇幅,只谈及笔者以为最重要的六部,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的小说也篇幅浩繁,例举一二代表作,读者如有兴趣可以找他们的全集慢慢研读。如今已是娱乐多元的时代,诸多武侠小说都已经搬上银屏或者改造成电脑游戏供人“角色搬演”。但那些纸张泛黄的小说却承载了几代人成长的痕迹。
《射雕英雄传》:金庸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都堪称新武侠小说的扛鼎之作。它最早从香港流传入内地,星火燎原般地掀起一场武侠小说的普及热潮。郭靖和黄蓉是武侠小说人物当中知名度最高的明星,不久前刚刚被大陆电视界以一种在智力上有争议的方式重新塑造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