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想“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来抒写世间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他本来是想把杨过描写成一个社会的叛逆者形象,但让人看来像一个个人主义至上者。
结局可惜了,属于皆大欢喜类,削弱了故事的悲剧美,迎合了大众的需求。要不然,可以排在第二位。
这部小说,是最能雅俗共赏的,也是我看的最多的一部金庸小说。这也应该是金庸先生流传最广的一部小说。
家仇国恨编织起来的故事,让人百看不厌,特别是“东西南北中”的构架,五大高手的风采,让人为之神魂颠倒。书中的郭靖是理想中的人物,洪七公才是实实在在活生生的人。郭靖太完美了,倒不如其他人物来得真实,就像《三国演义》中,刘备太仁义,太会哭了,倒不如猛张飞来的亲切。
说实话,这部小说与《笑傲江湖》相比,论气势,要宏大;论人物,要繁多;论情节,要曲折;论线索,要复杂。正因如此,没有笑书来的明了,所以只能屈居第三了。书中的胡汉恩仇,是最值得注意的。
人各有长嘛,金庸也许更擅长写实,虚构的空间则有点把握不好。所以《天龙八部》相对而言,也是金庸小说里漏洞较多的一部,从他后期的第四次改动可以看到,《天龙八部》的修改幅度是最大的。
所以很多人最喜欢《鹿鼎记》,也许就是因为觉得《鹿鼎记》是最有收获的一部作品。
但是,《鹿鼎记》与其说是一部武侠小说,不如说历史小说,可能更恰当些。如果仅仅是武侠小说,可能会有人选择《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的江湖场面非常庞大,而且人物描述也极其到位,对一堆江湖人物的塑造,笔者以为《倚天屠龙记》是最高明的。而且里头还有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极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倚天屠龙记》的故事情节发展,诡奇而绚烂,也确实是难得的佳作。
他笔下的女子姹紫嫣红,各有其芳。只是说到底大抵是围绕男子打转的附庸。黄蓉、赵敏或是小龙女,任凭各种脾性总要对男主角情根深种难以自拔。她们的最终圆满也依旧需要男主角与之相爱相守来成全。
金庸的江湖是包藏历史悲剧内核却始终披着童话色彩的存在,护佑正统是中心思想。可情感表述上不免单调易落入俗套,但终究是有着振奋人心的浩然正气令读者折服。
与金庸绝对正统的武侠世界观相较,古龙的江湖显得尤为放荡不羁。金庸书写的是历史情怀与克制取舍,而古龙笔下是尽是对人性的鞭挞与纵情恣意。
古龙并不具备极强的文学功底,他的创作文风受到西方小说影响深重。擅长营造气氛几乎没有家国情怀以及民族责任的桎梏,通篇都是爱恨情仇物欲纠缠。
比起金庸对人性本善的呼唤与期待,古龙更愿意写人性的恶与失意。他从底层走来,一无所长,受尽世人冷眼,尝遍人间疾苦。